抓紧自查!亚马逊合规审核再升级,这5个高风险点务必警惕
发布时间 : 2025-08-11 17:10:5501 大量账户审核频现“无效文档” 业内推测是亚马逊近期升级了审核标准和识别系统,对资料的格式、清晰度、信息一致性都提出更高要求。系统无法自动识别关键信息的资料,很可能被直接判为“无效”。 因此,卖家务必严格按照亚马逊的要求准备文件。使用高清扫描件,务必彩色、完整、清晰,不缺角缺边、不反光等问题。文件格式推荐PDF,确保文件信息与后台填写内容100%一致。若60天内未完成验证,账户将面临商品停售、提现功能停用的处罚。
02 欧洲站“地址关联”成封号重灾区
近期,亚马逊欧洲站爆发大规模账号受限或封禁事件,许多合规经营的卖家也意外中招,而核心原因就是——“地址关联”。尤其是被平台打上“mufus”标签的账号,基本上都与地址相关操作有关,比如:
多个账号共用一个海外仓或退货地址;营业执照、运营地址修改后信息不一致;擅自使用他人住宅地址当退货地址;注册信息与实际地址存在矛盾;VAT地址异常,缺失、重复或注册地与发货地严重不符。
过去平台主要核查账号设备、IP、法人等与人相关的信息,如今则聚焦:VAT注册地址是否合规发货、退货地址是否独立、海外仓是否在多个账号间共用。因此建议卖家们全面自查,确保店铺使用的地址、账户、仓库等全部独立,远离关联雷区。
03
BG标暴雷直接封店
03
BG标暴雷直接封店
近期,亚马逊BG标系统出现大规模封号现象,大量卖家反馈受到影响。BG标是亚马逊推出的一项品牌保护机制,品牌获得BG授权后,未经授权的卖家将无法直接跟卖或创建该品牌的Listing。
部分卖家为防止跟卖,购买了AEDNX品牌授权。但该品牌授权链却存在严重问题。同一BG标竟授权给超800+店铺,且这些店铺的采购发票、物流凭证与品牌信息不一致,还存在跨类目授权等违规行为,直接触发了亚马逊的“不适当库存”调查机制,引发大规模封号。
因此,卖家应避免使用服务商的BG授权来防止跟卖,同时不要让多个店铺依赖同一品牌。应专注打造自有品牌、采用“一店一标”模式,才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。
04
亚马逊大范围清理评论
近期,有卖家反馈,大量链接的评论数量锐减。某链接原有200条评论和4.9星评分,在短时间内骤降至仅22条评论和3.9星评分。这种断崖式掉落并非个别现象,而是系统级的清理行动。
业内分析认为这一轮清理是亚马逊在评论审查机制上的集中动作。一方面,亚马逊正在全面升级评论审核机制,波及所有类目;另一方面,合并变体操作也成为清理的高频触发点。
而从8月4日起,买家给店铺Feedback(卖家服务反馈),文字评价不再是必填项,只通过星级评分就能完成反馈提交。引起了跨境圈的热议,也可以从中窥见亚马逊评论版块的改革力度。
04
亚马逊大范围清理评论
05 德国站B2B交易需申报ZM
近期,大量德国站卖家收到税务警告的通知,邮件中明确指出:当产生欧盟B2B跨境免税销售订单时,除正常增值税(VAT)申报外,还必须同步递交德国的ZM申报(ZusammenfassendeMeldung)。
自2020年1月1日起,德国税务就规定:要是商品从德国卖到其他欧盟国家,并且买卖双方都有VAT税号,卖家就得进行ZM申报。如卖家不申报,或者申报晚了,就得面临高额罚款。
卖家可通过亚马逊出具的VAT Transaction report判断买家是否为企业,若BY栏有买家到货国的VAT号码,便可认定为B2B交易。虽适用0%增值税率,但卖家必须申报。
那么卖家就需要下载申报周期内的VAT Transaction Report;核对B2B交易记录;确保物流凭证完整(如使用 FBA 服务,亚马逊 VTR 可作为证明);在规定时限内提交申报。
如今,在合规审查趋严的大环境下,卖家更需要注重合规经营,密切关注自身账号的合规性,主动调整经营策略,从税务申报、数据管理、风控等多个维度加强合规建设。
总之,亚马逊此次合规风暴涉及多个维度,对卖家的经营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卖家需及时关注平台规则变化,在地址管理、品牌授权、资料提交等方面严格合规,才能有效规避风险,保障账户稳定运营。
作为亚马逊SPN服务商,跨境卖家参谋始终致力于为各位卖家朋友提供优质的合规服务,从税务合规到产品合规,如果您有相关问题欢迎随时咨询。